约 479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2 分钟 共被读过 次
week1-1-intro¶
0. 绪论¶
0.1 电子技术发展¶
- 关键里程碑:
- 真空管(1904)→ 晶体管(1947)→ 集成电路(1958)
- 摩尔定律:晶体管密度每18个月翻倍
- 现代电子技术:
- 纳米级工艺(5nm)、3D封装、MEMS、生物芯片、忆阻器
0.2 电子系统组成¶
组件 | 功能 |
---|---|
传感器 | 非电信号 → 电信号(如麦克风) |
模拟电路 | 信号放大、滤波、处理 |
模数转换器 | 模拟信号 → 数字信号 |
数字系统 | 数据运算与控制(如微处理器) |
数模转换器 | 数字信号 → 模拟信号 |
执行器 | 电信号 → 物理动作(如扬声器) |
1. 半导体器件基础¶
1.1 半导体类型¶
- 本征半导体:纯净单晶(如Si),载流子为电子-空穴对,浓度受温度影响。
- 杂质半导体:
- N型:掺杂五价元素(如磷),自由电子为多子。
- P型:掺杂三价元素(如硼),空穴为多子。
1.2 PN结特性¶
- 形成:P型与N型半导体交界面形成耗尽层。
- 单向导电性:
- 正向偏置:多子扩散为主,低电阻(导通)。
- 反向偏置:少子漂移为主,高电阻(截止)。
- 伏安特性:
$$
I = I_S \left( e^{\frac{U}{nU_T}} - 1 \right)
$$
- \(U_T = \frac{kT}{q}\)(温度电压当量,常温≈26mV)
1.3 二极管与稳压管¶
- 二极管:单向导电,用于整流、开关。
- 稳压管:反向击穿区工作,稳定电压(齐纳击穿 vs 雪崩击穿)。
1.4 晶体管与场效应管¶
- 双极型晶体管(BJT):
- 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(电子 + 空穴)。
- 放大原理: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。
- 场效应管(FET):
- 单载流子导电(多数载流子)。
- 电压控制型器件(栅极电压调控沟道电阻)。